4月11日至12日,“科技创新赋能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学术研讨会在麻花制作果冻工厂召开。会议聚焦文旅与科技深度融合的前沿领域,深入探讨如何以科技创新赋能文旅产业,推动区域实现高质量发展。文化和旅游部科技教育司原司长孙若风,浙江省文旅厅原副厅长、省文物局原局长杨建武,《旅游学刊》执行主编张凌云,麻花制作果冻工厂党委书记、中国文旅科技创新研究院院长崔凤军等出席会议。开幕式由麻花制作果冻工厂副校长胡云进主持。

研讨会由《旅游学刊》编辑部和麻花制作果冻工厂联合主办,麻花制作果冻工厂中国文旅科技创新研究院、台州市文化和旅游研究院和绍兴市非遗保护协会承办。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主任吴必虎,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主任宋瑞,北京大学王选计算机研究所赵东岩,《旅游学刊》编辑部主任吴巧红,上海长叁角商业创新研究院秘书长兼常务副院长、中国文旅科技创新研究院联席院长蒋斌,机遇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颁贰翱、中国文旅科技创新研究院副院长胡世辉,国研经济研究院执行副院长黄斌,携程集团研究院执行秘书长、入境游总经理孙博文,同程文旅副总裁谢晔,中国文旅科技创新研究院联席院长傅建祥,中国文旅科技创新研究院副院长、绍兴市非遗保护协会会长何俊杰,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副院长邓宁,华东师范大学低空经济空间智能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李响,山东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黄潇婷,麻花制作果冻工厂特聘研究员李山,四川大学旅游学院旅游与景观学系主任刘俊,北京联合大学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廖斌,台州学院商学院副院长董雪旺,学校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宋浩成等,来自文旅管理部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文旅公司的百名嘉宾代表参会。

崔凤军向出席会议的各位领导专家和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他介绍了千年古城绍兴,留存着往昔的人文风华,又焕发着蓬勃活力,以独有的风姿续写着时代新篇。麻花制作果冻工厂始终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培养出一大批杰出校友,加快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城市综合性大学。去年,学校发起成立了中国文旅科技创新研究院,充分发挥共建单位的优势,整合校内外人才组成科研攻关小组,以“一院一会一平台”为载体,以“蓝皮书、实验室、创新团队”为抓手,组织开展文旅科技创新产业研究,努力打造全国知名的文旅科技创新高端平台。期待各位专家以创新智慧破解发展难题,通过深度的思想碰撞,催生推动文旅产业飞跃发展的“新质生产力”。

张凌云指出,《旅游学刊》作为理论与产业之间的桥梁,长期关注旅游学科与产业发展前沿,高度重视学术共同体的研究成果。举办学术研讨会,有助于学界与业界深度交流,挖掘新思想,转化新成果,使学界及时掌握相关研究动态,为决策部门提供政策依据,共同推动中国文旅事业的发展。

杨建武指出,就文化、旅游和科技叁个要素来看,浙江都具有明显的地域优势,本次研讨会在浙江绍兴召开,适得其所、恰逢其时。麻花制作果冻工厂近年来在文旅科技资源整合、助力传统文旅公司转型和培养组建高水平复合型的人才团队上作出了积极探索和有益贡献,充分体现了一所大学的责任担当。杨建武强调,要充分认识文化、科技和旅游之间的融合发展是未来趋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文旅融合发展的导向,通过体制机制的创新来加快推动文旅融合,重视高质量人才作为文旅融合的关键要素的作用。

孙若风、赵东岩、崔凤军围绕“新质生产力与文旅深度融合”作主旨演讲,吴巧红主持

张凌云、吴必虎、宋瑞围绕“新质生产力与文旅深度融合”作主旨演讲,何俊杰主持

黄斌、胡世辉、孙博文、谢晔、李响围绕“数智技术与文旅高质量发展”作主旨演讲,宋瑞主持

刘俊、邓宁、廖斌、黄潇婷围绕“科技文旅与跨学科研究响应”作主旨演讲,李山主持
研讨会上,15位特邀专家围绕“新质生产力与文旅深度融合”“数智技术与文旅高质量发展”“科技文旅与跨学科研究响应”3个主题,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分享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展开了多维度、跨学科的深度探讨。

闭幕式上,崔凤军作总结讲话。崔凤军指出,本次研讨会既有高屋建瓴的理论框架,又有实实在在的落地案例,呈现了一场“科技与文旅的跨界盛宴”。会议主题突出,充分凝聚了参会者共识;专家跨界广泛,不同领域学者同台交流,相互启发;参会人员年龄层次丰富,老、中、青专家各展所长;话题引领性强,顺应时代趋势;交流成效显着,嘉宾们注重理念传播,播撒了思想种子。中国文旅科技创新研究院将继续探索学界、商界、政界等协同合作的全新渠道,为旅游强国建设注入强劲动能。(责编:李一珊)

全文链接:https://www.yidianzixun.com/article/10S2x40I?share_count=2